西踢貼心小叮嚀
這趟絲路行是有路線順序的 依序為新疆–>甘肅–>西安
建議大家先看過前面舊文再繼續觀看這篇才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喔
耶~好久不見絲路文又來啦!
還記得上一篇的西踢看了磅礡的黃河石林嗎
接著我們就要從最上游的黃河石林,沿著黃河流水前往中上游的「蘭州」
蘭州城內有皋蘭山,「皋蘭」為羌族語,意指河畔之西方
隋朝時以山得名,取名蘭州,便是「黃河以西的城市」之意
由於南北兩山夾峙地形,又被黃河流水東西貫穿一分為二的影響
蘭州呈現南北窄的狹長地貌,並以黃河流域分為蘭州東及蘭州西
蘭州這裡的著名景點有三:
1.最能體現當地居民靠黃河流域維生的 黃河母親像
2.黃河鐵橋(中山橋)
3.水車園
以水車運作為主景,黃河奔流為背景
敘述其因黃河所帶來的農耕文化
不過來到蘭州後,西踢印象最深刻的是無止盡的塞車以及無止盡的喇叭鳴聲
另外,講到「蘭州」,貪吃西踢絕對不能忘記的就是鼎鼎大名的「蘭州拉麵」阿
帶著花椒香氣的湯頭,還有那一抿就化開吸滿湯汁的肉片!
太銷魂了有吞口水的趕快點去看這篇有詳述口感喔哈哈哈
旅程下一站前往「天水」古稱「秦州」
這站西踢停留在中國四大石窟之一 (前幾天去的敦煌莫高窟也是其中之一)
素有東方雕塑館美名的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售票入口處
但是還沒進去入口,西踢一行人就先被旁邊大大棵的杏樹所著了迷
人家開花都是算朵的,這杏樹得要用「串」來當單位量詞
大概就是跟「老闆~我要一串香菇、還要一串雞皮~」 一樣的用法XD
(↑可以不要什麼都聯想到食物嗎?)
進入驗票口後還有好一段路程
當然這裡也有方便遊客上山的電瓶車,不過當然也是要付費的
電瓶車到站後,還需要爬坡五至十分鐘才可抵達麥積山石窟
沿途都有小販做生意,其中要提醒大家的是這裡會有要錢的中老年人
遇上團客他們會比較收斂
但碰上自助人數少的遊客,他們很有可能會拿拐杖擋住你去路
這時候盡量不要跟他對視或對談,記得直接跨過去快步離開就好
大家看得出來下面這兩棵高聳的樹木有什麼端倪嗎~
公佈答案囉~
其實他們是披著樹木外皮的「避雷針」!
因為在這偌大的景區直接矗立兩根高聳的避雷針的話未免太過突兀
因此做了個假樹木的外皮包覆著他們(笑倒)
再繼續往上走,映入眼簾的便是麥積山石窟
頂端形狀微突、中間層膨大、底層略小,呈方形
狀似農家用麥堆積成的麥垛,因此得名「麥積山」
這個角度看起來比較明顯
麥積山四壁陡峭具垂直節理,層面發育規模不等的岩洞
經燕山運動後,受侵蝕及重力等影響成為丹霞方山地貌
沿著垂直山壁開鑿一個又一個石窟
沿著石窟外圍凌空所建的蜿蜒棧道
無法相信西踢等一下就要踩在那上面
本來以為小程哥哥一定是在開玩笑,這怎麼可能走在上面阿~
沒想到把鏡頭拉近放大一看,上面居然真的有遊客啊!
西踢頓時軟腿...
最後一塊平地也要離我而去了(抹淚)
無論西踢雙腿怎麼發軟,來到這裡了豈能有不上去的道理!
深呼吸一口氣後,衝吧各位!
棧道下支撐的木棍怎麼那麼細阿(抖)
看著那鏤空的鋼絲,每踏一步腳下就涼一陣阿哈哈哈
但其實真的開始走了一段之後,反而沒有在下面看那麼恐怖
可能也是因為不能走回頭路了,沒有猶豫的空間你只能放棄掙扎XD
走久了就麻痺了,反而還能哇哇哇的欣賞鏤空鋼絲下的美景呢!
麥積山石窟推測始建於後秦(約公元384~417年)
時間跟莫高窟第一個石窟出現的公元366年差不多
後經各朝各代陸續開鑿新的石窟以及重修工程,而形成如今眼前的麥積山石窟
剛剛在山下遠遠就能看到的三尊超巨型佛像
013窟 佛像高約十五米的西崖三大佛(其實是一佛兩菩薩)
西踢現在就在他們身邊阿~
009窟 七佛閣
不知道大家看下面照片能不能感覺到,其實現場的這個樓梯真的非常陡!
一階比一階高,取步步高升之意
大概中間以上的階梯,西踢就得要用攙扶加攀爬的方式,用上面一層的階梯作為支點前進
扶手完全是好看用的阿哈哈哈
走上樓梯後映入眼簾的是上下兩層造型敦厚的盤坐佛像整齊排列
照片上不甚明顯,但現場看能發現上半部的佛像幾乎都保存完好
但下半部佛像卻分化剝落的奇妙景象
上層佛像
下層佛像
因為古時候棧道並沒有現在這樣寬廣 當然也不會有圍欄
佛像也沒有像現在有那層紗窗保護著
百姓從剛剛那個樓梯走上這狹小的棧道後
看到高度這麼高深怕重心不穩,便會蹲下扶著佛像前進
因而造成上下部損壞程度不一的現象
麥積山石窟是由「民間」力量所開鑿的全開放式佛窟
佛窟幾乎都鑿在丹霞地貌上,岩層脆弱易塌
因此佛像多是以容易入手的「木胎泥塑」所製成
而麥積山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同時也是因主要為民間製作的特色
部分佛像不是我們印象中那樣威風凜凜,反而是更貼近人民、更生活化、更人性化
最著名的小沙彌便是帶著笑容的佛像
接著來到編號004窟的 散花樓
位於西崖上部 為麥積山規模最大、位置最高的洞窟
窟內有七個龕,龕內分別塑有 一佛二弟子六菩薩 或 一佛八菩薩 等佛像
雕塑精緻因此也稱為七佛閣
洞前有廊,為一倣宮殿式建築
據說在欄杆外撒下花瓣或紙片,不但不會落下反而還會凌空飄舞,而得名「散花樓」
欄杆外的景色超美的
麥積山石窟曾經也是「有龛皆是佛、無壁不飛天」
壁畫前期多以土紅色為底色,再以青綠褚白等顏色敷彩
但因為全開放式的環境,多雨潮濕導致壁畫幾乎都已剝落
若說敦煌莫高窟是壁畫的殿堂,那如今的天水麥積山石窟便是雕塑的寶庫
雖然現在很多文物外面有加上細鋼絲做保護修復,但西踢深覺是趕不上侵蝕消逝的速度
真心建議大家趁早來參觀(畢竟消逝的月牙泉就是前車之鑑)
而且這裡還開放拍照,完全填補了當時在莫高窟不能拍照那小小失落的心情
諸龕外部上有浮塑火焰寶珠及魚鱗片狀網絡花飾和帳幔
各龕外帳幔之間有石胎泥塑出之天王或金剛力士
這區很重要的還有這塊「是無等等」的匾額
西踢小教室開張,今天的主題是:所謂的是無等等到底是要等什麼呢?
清初書法家王瞭望晚年遊天水麥積山時,面對河山壯麗感到悵然所題下
當時清軍入關,王瞭望一心欲反清復明
便把自己的名字改為「予望」 即寄望於自己的意思
隨著年事漸大感到力不從心,於是把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改名為「子望」
但時局逐漸平穩,人民安居樂業,眼看復明無望深感無奈,便改名為「瞭望」了絕此望之意
「是無等等」四個字取自經文:南摩摩訶般若波羅蜜是無等等咒
是 是指正確的、得到的、存在的東西
無 是指錯誤的、失去的、不存在的意思
等等 可以理解為如此而已
因而解釋為:對也好、錯也好、得到也好、失去也好,都不過如此罷了
因地震導致重力坍塌將山崖分為東、西兩側
於是在兩崖之間開鑿了一個小有洞天的山洞連通兩方
真的是小小的洞,成年人幾乎不可能站直走過去
洞口的位置大概只到一百七十公分的西踢胸口處而已
穿過小洞走至東崖,來到的是編號為005窟的 牛兒堂
牛兒堂是東崖上最大的洞窟
龕內有三尊大佛,窟前的天王腳下踏著一只神牛
故事是說這頭神牛只要哞一聲便會造成天崩地裂
所以天王便趁小牛伸展筋骨時一腳踩住,以防其後果不堪設想
據小程哥哥所說,以前的棧道寬度就是他腳下踩的那樣,大概只有與雙肩同寬而已
不像現在因為遊客眾多,而增加前面照片西踢所站的那部分
從崖上最高位置的石窟俯視
沒想到我們就這樣一步一腳印沿著崖壁前進,就爬到這麼高了!
西踢要用過來人姿態說句:
其實不會很可怕啦免驚免驚~(驕傲撥瀏海)
世界如此大,不了解的事情還很多
文章內容如有誤還請大家不吝指教
絲路行下一集西踢即將前往西安站
看西踢從國中就夢想有朝一日一定要親眼見識的兵馬俑!
敬請期待:D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