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踢想來說的是關於「打工度假」這件事情,並不侷限於愛爾蘭一個地方
也來解釋一下關於西踢「不打工的度假人生」,到底我的腦袋裡在想什麼?
在文章的一開始,想先問問想出發的你們,
為什麼想給自己打工度假的機會呢?
這段時間可以得到什麼呢?
或許自問,究竟離鄉背井去打工度假的這一年,我們「想」得到些什麼?
在「Working」跟「Holiday」之前,我想我們都得先學會如何「Living」
這是西踢朋友去澳洲打工度假時,說的一句很觸動我心底的話。
比起打工或是度假,其實這一年我們能學到最多的是「如何獨立生活」。
沒有家裡的溫暖照護、沒有朋友的隨摳隨到,一個人在語言不通的異鄉,首先我們要學會「養活自己」,例如煮飯。餵飽自己這件事可大可小,有些人就是要四菜一湯,但像西踢就是與大同電鍋榮辱與共的(欸)從買菜挑菜、控制份量、口味、烹調、收拾,或許這些是一直住在家裡的孩子從來沒有自己做過的事情。
話說,我一直深信,如果家裡有孩子挑嘴的,就讓他自己去外面住自己煮,一個月後回來挑嘴毛病不藥而癒,要不然就是真的夠挑嘴到變成特級廚師,那爸媽就有福了啊哈哈哈根本一舉數得。
吃飯事小,但緊接著迎面而來的第一個大魔王就是「找住宿」,
長租/短租的選擇,地區、環境、交通、安全、風評、價位、人數、設備這些全部都是要注意的,還有,學會看房東跟室友的面相人品也很重要,這些人很有可能會關係到你的WH人生是彩色還是黑白的!(雖然聽起來蠻好笑,但我真的沒在開玩笑XD)
確實能夠「生活」後,接著思考第二個問題。
這一年你想得到什麼?
打工度假設立的初衷,其實是在「Gap Year」之餘,讓我們有工作「資格」可以負擔自身旅費。
還記得前幾年澳洲打工度假正夯,當時的新聞媒體下著斗大的標題寫著「年輕人甘願去澳洲做臺勞」,內文寫著澳洲的時薪跟臺灣的時薪比較,顯示出在澳洲存一桶金回臺灣的可行性。
西踢看完一整篇文章,心裡浮起一陣疑惑,「存到一百萬了,然後呢?」
文章內完全沒有詢問那些存一桶金的人,帶著一百萬回臺灣想要幹麻?或者說,我希望他們存到一桶金後,真的知道自己想要幹麻,而不是毫無目的追求存款上的數字。
老實說,我很討厭聽到三十歲就要有房、有車、有老婆、再生兩個小孩這些事情。講得好像我們的人生只有四十年一樣,三十歲完成後就功德圓滿了。但不是啊,前一篇有說過根據調查2017全球平均壽命是女性74歲、男性70歲,那請問我未來那三十年呢?
我是真的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的。這是一個假設申論題:
傳統觀念中,要30歲買車買房,估計車貸房貸加起來要還個25~30年,也就是還完我可能都60歲,距離平均壽命還有10年,那個時候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人老珠黃,可能身體欠佳,或許還像社會新聞一樣被兒女嫌棄互踢皮球;
那為什麼我不能假設把整個人生計劃挪移到40歲買車買房,估計車貸房貸還完我也差不多70歲,一樣有個家能讓我養老,卻又能趁年輕有體力又沒有包袱的這段時間多看一下這個世界?
所以,我抽出了1/70年的人生來打工度假,我想得到的單純就是趁年紀跟經濟都還勉強許可的現在,多看看這個世界罷了。
關於西踢「不打工的度假人生」,為什麼不打工?這樣生活可以嗎?
我當初出發前也是想著要邊打工邊度假的,但螞蟻姊姊一席話點醒了我
「為什麼要把難得的時間,浪費在對自己真正工作沒有幫助的履歷上?不如好好玩個透徹,玩完就早點回臺灣繼續正職吧!」
考量到年齡及未來,這麼長時間的出走,做下決定的每一步都要為自己負責。
西踢本業是唸建築設計的,但必須老實說,澳洲打工度假絕大多數都是體力活、愛爾蘭打工度假絕大多數都是服務業,而這些體力活與服務業的經驗,並不會增長我的設計工作經驗與年資。
當然,愛爾蘭一定也有相關設計工作,但是,我有沒有資格讓人家願意錄取呢?這個資格,包含著我的語言能力、工作能力、獨立能力、運氣、或許還要考量自己是否足夠吸引公司,願意幫忙申請未來「工作簽證」的能力。
綜觀以上,這是我當初到現在「不打工的度假人生」的真正原因。
如果邊打工邊度假的主因是歐洲高消費,工作是為了要籌措旅費 → 於是我決定在臺灣正職多存一點旅費再出發其實就可以解決。
但真正生活在這裡至今已經將近三個月,我的想法也有轉變,我確實發覺自己並沒有跟當地的「連結」。
自始至今雖然我待的時間這麼長,但我依然是站在「旅遊」的角度在觀察這塊土地,住比較久玩比較多,頂多也只是從「觀光旅遊」晉升成「深度旅遊」,但這從來都不是「當地生活」。
一樣再來個假設題,以Subway來舉例好了,西踢上次去Subway買了一個燻雞潛艇堡12吋要對切,店員邊製作邊詢問我什麼要加什麼不加,但他說的就是那種愛爾蘭式超黏英文,我只能滿臉疑惑的回應「蛤?」,然後店員笑了一下,可能看在我一臉亞洲妹仔的份上,決定邊說的同時邊一樣一樣指給我看,麵包要不要烤就指烤箱、什麼菜要不要加就叫我指哪一格、要對切我就比手畫腳,最後順利得到潛艇堡,真的很感謝那位超有耐心的店員(笑)
但如果今天角色對調,我是店員,有位愛爾蘭客人要來買潛艇堡,你們覺得他會因為你是「亞洲妹仔」就有耐心嗎?我相信有但絕對是少數,因為當我的位置是「店員」的時候,聽懂客人的要求確實是基本中的基本。
而這才是「當地生活」得要想辦法融入的現實社會。
西踢時常在說,不會英文沒關係,真的可以旅行不用擔心;
但如果你想要真正融入這裡的生活,那語言真的大有關係。
愛爾蘭的薪資待遇如何?
合法工作的白工基本薪資為9.55eur / hr,換算台幣就是 340元/小時
在這裡做服務業,9.55 x 打工簽證一週可以上40小時 x 4週 = 1528歐元 x 換算臺幣匯率約 35 = 臺幣53,480元
幾乎是臺灣三倍的時薪,你們說說我拿臺幣來歐洲花是不是整個傻得不要不要(大笑)
講到時薪就讓我想到,之前耳聞有黑工開 5eur / hr,找工作的人是來愛爾蘭唸語言學校的,留學簽證有規定一週只能打20hr的工,所以為了上班久一點多賺一點生活費只好去問問黑工,然後他問我這個薪水該不該去?
西踢:傻了嗎?你為了從20小時做40小時而去上黑工,但你賺到的錢算下來根本沒有多多少阿!9.55 x 20 = 191 ;5 x 40 = 200,你要花兩倍的時間多賺九歐元?而且還是黑工?
↑ 根本一語驚醒夢中人XD
以上看起來,如果我們在台灣跟在愛爾蘭做得工作內容一樣是最基本的服務業,那看起來薪水真的是差非常多。
但是請不要忘記,無論你身在哪裡,「培養自己無可取代的專業能力」其實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在專業領域上班超過三、五年,我想這五萬元的收入跟在國外生活的支出比,會讓你有另一層面的思考。
究竟是要打工還是要度假?
前面講這麼多西踢自己的心路歷程、想法轉變,現在換想要去打工度假的你們,好好思考自己在這一年中究竟想要得到什麼?
這題完全沒有標準答案不用擔心,只是希望每個人對自己的決定與未來是有構思過的。
而不是因為現在打工度假很夯,身邊朋友都去國外聽起來好棒棒,所以出發。
如果你想在這一年不斷打工兼兩份差,領國外高時薪的外幣換算第一桶金;那也請你想想你賺到了第一桶金,然後呢?第一桶金是你的人生目標,還是人生下一階段的起點?
如果你想在這一年跟西踢一樣多看一點世界,那是不是也得先準備好看世界的資本?以及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世界?
如果你想在這一年逃離現實,那也請你先知道,心理疆界與地理疆界的差異,不要忘記你生活在國外也是現實。
但令我出乎預料的是,坊間原本以為絕大多數年輕人去打工度假,只是為了「錢」而甘願做台勞;但我在愛爾蘭實際認識到的臺灣打工度假朋友,在聊天的其中透露出對這一年履歷的重視,其實蠻多人都是希望能找到跟原本工作相關的公司,這點對我來說其實心理還蠻安慰的(笑)
西踢的未來規劃
跟朋友相較之下,我覺得我自己反而是最沒有規劃的(抓頭)
這一年的變數太多,我已經遇過好多次的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老闆的一句話。(無誤!)
這邊所說的規劃只不過是擬個草稿,讓我自己的人生不至於漫無目的失去掌控,但未來是否能真的照著這些計劃走,其實我自己也是畫了一個很大的問號?
Plan 1. 度假人生到七月底→八月開始找工作→上班兩個月→再前往下個旅行地→全職Travelblogger
Plan 2. 度假人生到七月底→八月開始找工作→上班半年→在愛爾蘭唸語言學校轉讀書簽證
Plan 3. 度假人生不知到幾月→臺灣前公司召回→回臺灣回前公司繼續上班
Plan 4. 度假人生直到戶頭空空→買機票回臺灣→重新開始找新工作
我想,最壞的打算,不過就是買一張單程機票回臺灣。
If you want, why don’t you do it?
西踢推薦閱讀:
妳一個女生獨自出發愛爾蘭打工度假?旅行沒有SOP,衝動不是一時的決定。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