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蘇杭上海)|Jiangnan 推薦設計系景點 法國|France 年終回顧日記 全島|Taiwan

致敬建築大師貝聿銘:用光線做設計,親自踏上貝哥的現代主義建築

2019-05-17

 

 

 

西踢有兩大貝氏愛人,一位是「建築大師貝聿銘」、一位是「足球金童貝克漢」(人家根本不姓貝好嗎🤣🤣🤣)

今天起床看到貝哥享年102歲的消息頗為震驚,在古今中外各有特色的建築大師們裡,我個人最愛的就是貝聿銘大師,在貝哥的建築裡總是可以從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建材裡面,看見獨屬於他的影子。

「光」對於我來說是於建築於攝影都不可或缺的一環,而貝哥最讓我喜歡的就是大量運用玻璃引進光線而塑造出的建築美感,今天帶著里民們一起去看看我親眼走過的代表性建築,一起來致敬「用光線來做設計」的貝哥.貝聿銘大師。

 

 

 

 

法國.巴黎羅浮宮金字塔

建築介紹:1989年完工,是法國大革命200周年紀念巴黎十大工程之一,由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親自委託。設計概念利用金字塔體積小、總表面積大的概念,引進大量光線,營造明亮舒適的室內空間。密特朗還為此授予貝聿銘法國最尊貴的榮譽騎士勳章表彰他的成就。

 

 

羅浮宮跟聖米歇爾山,是西踢當初來到巴黎唯二必訪的地方,聖米歇爾山我待了兩天一夜,而羅浮宮我也來了兩趟,只為了同時看見白天黃昏及夜晚不同的光影色溫所照射出的桁架結構。在當年,一位「華人」打算在曾經為「法國皇室宮殿」的羅浮宮正中央立上一個「埃及金字塔」的概念,完全被法國國民唾棄的哩XD

貝哥設計的部分為羅浮宮中央的金字塔們,而羅浮宮博物館的入口便是位於正中心最大的這座玻璃金字塔,西踢實際走進巴黎羅浮宮才發現,進入金字塔並過安檢之後,必須要搭電扶梯往下層,以不破壞美觀及建築構造的訴求下,必須藉由地下室通道才得以連接周圍各個獨立的宮殿。而玻璃金字塔形狀的目的,便是為了將全角度的自然光線零死角的完全引進地下室。甚至近距離觀賞後我才發現,整座三角形金字塔是由鋼材交織的桁架所建造出的立體形狀,斜狀表面鋪上大量的玻璃必須非常講究,無論近看遠看都沒有變形扭曲的問題,回家查了才發現貝哥甚至是一路找尋到德國的噴射機樣品,接著再交由法國老牌玻璃製造商聖戈班(里民可能不認識他們,但我只要一講到凡爾賽宮的「鏡廳」你們應該就知道他們多麼大有來頭!)研究打造才能有此等材料!

還記得我那天去羅浮宮以衝刺速度看完展品後,就一個人坐在金字塔尖端的正下方,就這樣坐在人潮往來的地方抬著頭欣賞整座建築將近30分鐘吧(警衛可能很想來關切)(啊應該還好啦畢竟法國人做事的效率…嗯你們懂的)(愛開玩笑)

 

 

香港.中銀大廈

建築介紹:由四個不同高度結晶體般的三角柱身組成,設計靈感源自竹子的「節節高升」,象徵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高達七十層的大廈將重力集結在外牆,受風程度及防震力也同時得到加強。1990年5月正式啟用,是貝聿銘向父親致敬的設計之作。

 

 

下面照片中間有著很多X型燈光(三角幾何圖案)的那棟建築就是中銀大廈本體,是在維多利亞港口一定不會錯過的建築景色,整棟建築外表主要是以玻璃帷幕及鋁合金所組成,我白天搭叮叮車經過的時候看見整面藍天白雲映照得十分搶眼!但西踢當時實在趕時間來不及進去建築本身一探究竟,聽說中銀大廈的43樓是可以免費參觀的瞭望台,里民有機會去香港轉機的話就別錯過啦~

 

 

中國.蘇州博物館

建築介紹:1999年貝聿銘接受蘇州市政府委託設計。設計採用蘇州建築的灰白牆、黑瓦,融入貝聿銘慣用的幾何形態,加上蘇州園林景緻,已成為蘇州市新地標。

 

 

古今中外非常多建築大師,建築設計這個行業的個人特色是非常重要的,每位大師也都有各自的設計特色與堅持,像是大家最熟悉的高第便是以大自然做借鏡、柯比意創造的框架結構使牆體不再承重並賦予門窗更大的變化之類的,但其中唯獨讓我情不自禁無法自拔的,就是設計這棟蘇州博物館的貝哥。

對於我來說,像是蘇州博物館這種公共建築已經不只是一個設計師的作品,這個建築是需要同時融入設計師的特色、業主的需求、以及整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而蘇州本身就是貝哥的家鄉,整個歷史文化的蘊涵對於建築師本人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你可以在這棟建築裡同時看見貝哥藉由廊中的幾何及光影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業主需求方面的遊客動線設計成湖畔園林的方式、以及我個人最驚豔的便是將蘇州建築特色的假山與粉牆黛瓦作為整個主體融入這座城市,但卻又用幾何的屋頂打破原本的古意,甚至從館中的窗花能直接望向一湖之隔的涼亭,這都是精密計算過的啊~

 

 

 

臺中.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建築介紹:教堂為了採光及明確表現結構起見,以四片三度曲面板構成,類似倒置船底,其上小下大的形狀給人一種穩定的感覺,從正前方或四十五度角內觀看,最能表現出路思義教堂那「曲線型」的美。

 

 

路思義教堂的外觀非常驚人,兩側大曲面的線條宛如是一艘方舟的意象,在1962-1963的這個年代就打破混凝土建材的固有觀念,排除方正剛硬的設計而改用完全落地的曲線之外,再加以擅用貝哥最強的光線設計,在建築正上方及前後都放置大片玻璃,除了美觀與採光之外,從頂上傾瀉而下的光線更是呼應了這棟宗教建築的意涵。真心覺得在臺灣就能看見貝哥的作品實在太幸福(捧臉)

 

 

 

欸西踢身為貝哥粉絲,但目前也就才去過四個而已是不是太弱了XD 草草介紹了一下我實際去到親眼見到的體悟,不知道能不能讓里民感受到我有多愛貝哥(笑)啊既然這篇是致敬貝哥的文章,我也就順便把這裡當成筆記本,寫一下未來一定要去朝聖的貝哥建築,希望有一天能讓里民看到這些文章~

▶日本.滋賀縣甲賀市 美秀美術館

▶美國.波士頓 甘迺迪圖書館

▶美國.德克薩斯州城市 達拉斯市政廳

 

 

你也許會喜歡

無留言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